8月大事 人民日报写作素材速用:列车被困105小时脱险、核污水排海

发布时间:2023-09-15 14:48:18    浏览:

[返回]

  原标题:8月大事 人民日报写作素材速用:列车被困105小时脱险、核污水排海....

  8月,是个热点事件频发的月份:台风登录,核污染水排海......关注时事热点,不仅能提高自己对事物的判断力,同时也能积累素材哦~

  我是K396次列车的一名列车员,也是一名普通党员。8月3日凌晨2点10分,历经105个小时,K396次列车上因暴雨被困的旅客全部抵京。“都平安了,一个都不少”,看到最后一个下车的旅客,我长舒一口气。得知我在列车上安抚旅客的视频被发到网上,很多热心人留言鼓励,我只想说:“照顾好所有旅客,是我的职责。感谢旅客们的理解和支持,中国铁路有速度,更有温度。”

  我常年值乘的K396次列车,由乌海西开往北京丰台。旅客多为去北京看病的病人,暑期还有不少老人、儿童和研学团。列车7月29日出发,30日因暴雨被迫临停落坡岭。出于安全考虑,列车只能原地等待。随着时间流逝,食物见底,吃饭成为摆在面前的首要问题。没有犹豫,我们下车去往附近商店采购,700多米路程,见到两处塌方。暴雨倾盆、浑身淋透,泥沙湿滑、难以站稳,湍急的水流在身边咆哮而去。但群众有所盼,我们党员必须冲锋在前。力气不够,就把三四十斤的水罐分段运送;手拿不住,就把装满食品的塑料袋挂在肩上。我们有铁肩膀,扛得住沉甸甸的责任。

  任务繁重,挑战艰巨,绝不可能凭一人之力,唯有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在危难中撑起“避风港”。党员突击队迅速组建,列车长有序发令,我们分车厢对旅客开展信息登记。有残疾的肿瘤患者即将断药、有白血病患儿不及时输血将面临生命危险……一条条信息迅速传递,铁路与各部门团结协作,旅客的生命安全是首要考量。直升机雨中迫降困难,就联系汽车将患者转运;做饭师傅只有一位,列车员就帮忙洗菜炒菜;临近水库涨水,随时可能塌方,迅速组织分批转移,列车员都争着留下看护老人、病人和小孩……这就是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是发挥出攻坚克难、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

  30多个小时没合过眼,把能吃的全部让出,还要面对未知天气,这一趟行程不易。我们从外面带回物资时,旅客隔窗看见,都焦急地涌向餐车,堵得物资上不了车、发不出去。情急中,我站在高处,拿起扩音器维持秩序,哽咽呼喊“只有排好队,大家才能安全”“我就是因为穿了这身衣服,我得对得起大家”。“好!”那一刻,车厢里爆发出旅客异口同声的回答。我们的旅客多好啊,只要我们推心置腹、真诚服务,他们就愿意理解、给予信任、主动帮忙维持秩序。这就是血肉联系,百姓掂量你,就从这一点点小事看起。将心比心,才能以心换心。跟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能共渡风雨、又见彩虹。

  朋友看到了车上的视频,问我这个“爱哭包”:“这次这么难,你车上咋没有哭?”人在事上磨,我和我们党员突击队必须经受考验!

  (作者为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包头客运段青岛车队列车员,人民日报崔妍采访整理)

  应援打榜、刷量控评、互撕谩骂、人肉搜索……近年来,关于青少年非理性追星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持续引发社会关注。

  如今,青少年追星现象呈现出一些新特征。从攒专辑、建贴吧到打广告、顶数据,粉丝群体不再满足于文化产品的单纯消费,而是深入参与娱乐活动的策划传播,成为“生产型消费者”,并日益向体系化、团队化甚至职业化转变,所谓的“饭圈”随之形成。

  追星行为如果失去了理性、越过了底线,就容易带来各种问题。在专业粉丝或营销号的诱导、操控下,一些青少年粉丝以明星艺人为生活重心,狂热参与握手会、见面会;陷入为“爱豆”(偶像)打榜、购买产品、制造话题、线下众筹等团队策划的活动;频繁打赏艺人,承担了经济重负;沉迷于想象中的“亲密关系”,将真挚情感付诸虚拟“人设”……畸形的“饭圈”和不良的粉丝文化,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亟待加强治理。

  青少年群体身心尚不完全成熟,易出现价值观的偏差和行为的失控。有的孩子媒介素养相对不足,陷入了“饭圈”同伴的“信息茧房”,跟风作出不当行为。有的只看到“偶像在舞台上好美好帅”,却难以发现或效仿其内在品质。有的缺乏健康的亲密关系,便将感情都寄托在偶像身上,进一步弱化了与真实生活的情感联结。

  倡导青少年理性追星,需多方携手。对于家长来说,应多关注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引导孩子注重偶像的成长历程和优秀品格。学校既要建立科学、开放的心理辅导机制,也要通过各种渠道,提高青少年媒介素养和审美能力。偶像的行为及人格特征,对青少年的自我认知与建构有着特殊影响。

  粉丝文化制造着大流量,也呼唤正能量。一些明星为灾区捐款,投身留守儿童资助、图书馆援建等公益项目,带动大批粉丝参与其中;有的明星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点燃粉丝学习热情;有的粉丝群体在偶像带动下植绿护绿,以行动保护生态环境……粉丝和偶像明星形成良性互动,既创造出多彩的娱乐景观、形成了丰富的文化生态,也传递着美好与温度。倡导理性追星,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粉丝文化,让粉丝文化驶入正确的价值航道,这样的“饭圈”将赢得更多掌声与认可。

  当地时间8月22日,日本政府举行相关阁僚会议后宣布,将从8月24日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日本政府无视国内外的强烈反对和质疑之声,漠视核污染水排海给全球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的重重风险,公然向全世界转嫁核污染风险,将一己私利凌驾于全人类长远福祉之上,其所作所为极端自私、极端不负责任。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危害将是全球性的。将核事故产生的核污染水向大海排放,自人类和平利用核能以来,这种做法没有先例。福岛核污染水含有60多种放射性核素,总量超130万吨,排海时间将长达30年甚至更久,这将给海洋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难以估量的危害。根据日方自己公布的数据,其采用多核素处理系统(ALPS)处理的核污染水,约70%没有达到排放标准,需再次净化处理。德国海洋研究机构研究表明,自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10年后将蔓延至全球海域。多个日本邻国和太平洋岛国等利益攸关方已反复对日方错误决定表达严重关切,然而日本政府仍一意孤行,严重危害各国人民健康权,严重危害海洋生态环境。不少专家学者疾呼,日本所作所为是危害人类的“冒险赌博”,将带来难以预测的风险。

  日本强推核污染水排海是极端自私之举。排海绝非处置福岛核污染水的唯一选项,也不是最安全、最优化的处置方式。据了解,日方专家曾提出五种核污染水处置方案,分别是对地层注入、海洋排放、蒸汽排放、氢气排放和地下掩埋。日方政府以经济成本为由选择成本最低、危害最大的排海方式,充分凸显一些日本政客的自私自利和冷漠无情。日方在核污染水处置问题上没有遵循善意协商原则,并一再试图误导国际社会,不仅多次散播虚假信息,以“处理水”指代“核污染水”,妄图混淆国际视听,还热衷于开展公关攻势,试图拉拢各方为其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背书,处心积虑营造排海安全无害的假象。

  8月22日,日本民众在东京首相官邸前紧急集会,抗议政府无视民意启动核污染水排海。

  日本强推核污染水排海有违国际法义务。保护全球海洋环境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国际法规定的义务。《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各国应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在其管辖或控制范围内的事件或活动所造成的污染不致扩大到行使主权权利的区域之外。《伦敦倾废公约》明确禁止通过海上人工构筑物向海洋倾倒放射性废物。作为相关公约的缔约国,日本强推核污染水排海,明显背弃其应承担的国际法义务。

  在核污染水处置问题上,必须遵循的原则只有一条,就是尊重事实、尊重科学,本着对全人类高度负责的态度和精神慎重妥善处理。然而日本政府的所作所为却是截然相反。2021年4月,日本政府单方面宣布要将核污染水排海,2022年7月又不顾国际社会特别是邻国等利益攸关方强烈反对正式批准排海方案。日本政府曾承诺,没有得到利益攸关方的理解前,不会对核污染水采取任何处置措施,但另一方面却又一再强调不会推迟排海计划,直至此番正式决定启动核污染水排海,种种行径充分体现了日方的极端虚伪和傲慢。

  海洋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不能任由日方倾倒核污染水。在核污染水排海这样一个关乎人类共同利益的重大问题上,日方有责任、有义务给世界一个交代。日方如一意孤行,必将为自己的错误行径受到谴责、付出代价。

  前段时间,一条关于小学语文老师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网络烂梗”的短视频引发热议。因为发现班上不少同学热衷讲“网络烂梗”,一位老师便专门组织班会,用一系列生动的比喻来提醒同学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网络用语。在为老师的做法点赞之余,不少人也对报道中提到的“网梗”究竟会怎样影响青少年儿童产生了担忧。

  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随处可见有关“网络烂梗”的讨论。有网友面对“老6”“背带裤”等新一轮“网梗”惊呼“看不懂”,表示“一听就‘血压飙升’”;也有网友联想到曾经流行的火星文、谐音梗,认为网络用语的产生和消退有其自身特点,一时的流行无需过度焦虑。然而,当小学生将“拴Q”“芭比Q”写进作文,可以说,正视“网络烂梗”在“童言无忌”中的负面影响,为青少年儿童培养对网络用语的“判断力”,已经成为一道必答题。

  网络用语是为了在虚拟空间快捷方便轻松交流而产生的,表达方式可谓“包罗万象”:有哏的笑点、天书般的缩略语、无厘头的“空耳热词”、玩家才懂的“游戏黑话”、综艺名场面的“热门弹幕”……网络用语,特别是其中作为“梗”而流行的热词热句,因其戏谑、夸张、反差、跳跃的风格,时常溢出网络空间并融入日常言语表达,成为人们“生活在媒介中”的生动例证。在这当中,青少年儿童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一旦无分辨地接受、记忆、表达中参与复制“网梗”,就容易成为“网络烂梗”的“易感人群”。

  一项调查显示,约八成的家长发现孩子讲过“网络烂梗”。相比上网接触,孩子身边的同伴成为一些“烂梗”流传开来更为重要的来源,近七成的家长发现孩子在与同伴聊天、玩耍、聚会时经常讲“网络烂梗”。而根据一些在校老师的观察,无论是课堂、书写等场合里毫无关联地“玩梗”,还是课余交流中讲出带有粗鄙、恶俗、暴力字眼的“烂梗”,孩子其实未必全然理解表达究竟哪里“不规范”“不文明”。他们更多地将“玩梗”作为一种独特专属的“社交暗号”和情绪宣泄的“趣味载体”。家长师长的不明就里,同龄人间的从众跟风,成为孩子眼中求新求异、自娱自乐的特有“乐趣”。

  有研究认为,过度沉浸在“网络烂梗”中的青少年儿童,其自我认知、自我表达和自我塑造有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在书面表达能力尚未完全形成之时,过度“玩梗”不仅会破坏语言表达的完整性与丰富性,也会对文本理解能力、人文素养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而当“玩梗”玩成一种习惯,网络用语自带的戏谑、夸张等风格还可能导致青少年儿童在自我表达、价值取向上剑走偏锋,给身心健康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另外,此起彼伏的“网梗”实际源自无穷无尽的网络空间。倘若青少年儿童过度沉迷其间,致力于成为造梗玩梗的“弄潮儿”,可能会在理解力、自制力尚未达标的年纪就早早卷入娱乐文化、游戏世界的浪潮,为个人的成长之路带来更多不可预知的风险。

  对个人来说,语言是品格、气质的一种体现,“一张口就暴露了你是谁,想瞒都瞒不住”。究竟是出口成章,还是“口吐芬芳”,都源自平日里的所见所闻、所言所感。因此,行为习惯养成在青少年儿童的语言表达教育中格外重要。前不久,国家网信部门已经针对使用“网络烂梗”对未成年人进行侮辱谩骂等突出问题开展了重点整治。相比之下,学校和家庭更需要为孩子合力打造规范文明、向上向善的语言环境。一方面,不能完全杜绝网络用语,需要在同孩子的探讨中,一起对形形的“网梗”做好“阅读理解”、正误判断;另一方面,更要为孩子积极推荐适龄的口语和阅读素材,树立起“谈吐得体”的正面榜样,通过明辨是非好坏的自我判断,培养对于“网络烂梗”的“免疫力”。

  正如这名老师在班会最后提到的,“大风可以吹起一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纵观互联网浪潮的语言规律,绝大多数“网梗”注定会被人遗忘。当恶趣味掏空了词汇,当表达失去了意义,漂浮的“烂梗”终将只剩一片虚无。愿每名青少年儿童都能善辨网络用语的是非,涵养文质兼美的表达,挥动独立思考的翅膀,在充满阳光的数字世界里健康成长。

  写作业一脸抗拒,玩游戏精神焕发,有时候连吃饭也不肯放下手机……眼下正值暑假,一些家长面对孩子沉迷网络头痛不已。前不久,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将全面升级“青少年模式”为“未成年人模式”,更好为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服务。

  青少年健康上网不仅关乎个体身心健康,也关系到家庭、民族、国家的未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6.8%,未成年人接触互联网的低龄化趋势明显。然而,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空间,相对缺乏自制力和判断力的未成年人容易沉浸其中,还可能面临不良信息接触、个人隐私泄露、网络违法侵害等风险。

  目前,很多APP都上线了青少年模式,在使用时段、时长、功能和浏览内容等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进行规范。据调查,2021年未成年人工作日、节假日日均上网时长与2020年相比均有下降,青少年模式对减少未成年人网络依赖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要看到,在实际使用中,青少年模式还面临着使用率不高、功能不健全、标准不统一等问题。“进、退青少年模式只需要一串密码,还只有4位。”有家长吐槽手机中的一款APP,“输入密码就能解除限制,太简单了,这很难起到严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的效果。”又如,一些平台开启青少年模式后,内容枯燥单调,适龄化内容缺失。

  需要看到,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如今的孩子们接触网络、使用网络,不仅仅是娱乐消遣,更是必需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因而,对于其沉迷网络,不仅要“堵”,也要“疏”。此次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分龄化设计”,不仅在使用时长管理、下载安全等方面根据年龄提出不同限制,还要求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为未成年人提供分龄内容服务,打造专属内容池。

  有人说,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沉迷”。从前物资匮乏,孩子们抓石子、拍纸片、跳房子,就地取材都能玩得不亦乐乎。后来家家有了电视机,一些孩子更是从早到晚守在屏幕前,哪怕家长生气了,也要趁他们出门偷偷打开看一会。如今,当孩子们的玩具变成电脑、手机、平板,我们既要尊重其休闲娱乐需求,也要充分意识到网络环境的复杂性。

  “未成年人模式”是又一次探索,严把内容关,丰富内容池,才能让孩子们快乐上网、安全上网。网络飞速发展,人们对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态度也在发展变化。不断完善的规章制度,其目的并非为了限制,而是要进行引导,循序渐进培养未成年人正确上网的意识和能力。家长、平台、社会,压实各方责任,凝聚共识,共同发力,一定能为未成年人构筑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帮助未成年人提高网络素养,用好网络技术,为成长汲取更多养分。

  有人说,了解一座城市,要先从博物馆走起。但是,想必一定也有人经历过这样的遭遇:周一兴冲冲起个大早,盘算着去博物馆一探脚下土地的前世今生,不成想却在“闭馆”的标识前吃了“闭门羹”。出门在外,行程往往严丝合缝,乘兴而来难免遗憾而归。不过,好消息来了。这个暑期,从江苏南京到辽宁沈阳,从浙江杭州到甘肃兰州,

  从四川成都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全国多地知名博物馆表示将调整开放时间,取消“周一闭馆”惯例。从历史沿袭来看,“周一闭馆”的惯例有迹可循。早在上世纪70年代起,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中国历史博物馆就已经开始实行周一闭馆的惯例。选择在这一天“闭门谢客”,事实上有着诸多考虑。经过周末两天的大规模客流后,工作日第一天的人流量骤减,这天闭馆可以把对公众观展需求的影响降到最小。与此同时,趁着这会儿“难得的清净”,工作人员有条件对馆舍进行维护,对展厅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检修,根据需要调整布展、保养展品等等。可以说,“馆闭人不闲”,“周一闭馆”客观上成为了文博单位调整工作节奏、保证策展质量的一种方式。

  明明“相约成俗”,何以“打破常规”?“一票难求”的观展需求是最直观的原因。“定三次闹钟,依然抢不到一张博物馆门票”“数万张门票45秒就空,未来7天全部约满,抢票太难了!”近年来,博物馆的热度攀升。门里门外,蜿蜒的长龙望不到头,攒动的身影摩肩接踵。或是对宏大文明的朝圣,或是对浓厚文化的浸染,或是对当地人文的兴趣……无数人“跟着博物馆去旅行”“为一座博物馆赴一座城”,在“一眼千年”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构建、历史的追寻和身份的认同。

  世易时移,情况在变化、需求在转移,因时而动、随时而变,何止是博物馆的“开关之道”?朴素的道理可谓比比皆是,就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里,在治国理政的命题中。往大了说,曾经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搞一时一地发展的“经验”,在今天早已走不通;那些总让群众办事跑来跑去的“规矩”,也已经少了踪影。往小了看,婚丧嫁娶的陈规陋习,迎来送往的人情负担,都在时代进步的浪潮里经受着一遍又一遍的淘洗。

  当然,为“周一不闭馆”点赞的同时,也要意识到还有一些“看不见的角落”。以刚刚宣布暑期实行“周一不闭馆”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为例。数据显示,该馆在暑假期间一天接待1.2万人次,已是原定最大日接待量的三倍;而面对每天60万人次在线万个名额,其实也是杯水车薪。以此观之,仅仅通过增加“周一开馆”的方式,无法从根本上满足全社会井喷的需求,在暑假期间尤其如此。与此同时,当博物馆与观众“天天见”,维护馆舍和展品的时空就被大大压缩,必然给文保工作者带来巨大的挑战。既要增加供给、提升服务,也要合理适度、灵活精准,这是各大博物馆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必答题,也是博物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修课。

  假期余额已经不多了。秋季开学之际,一些形式多样的迎新仪式在网上刷屏:有的学校提前准备好拱门、鼓,让孩子们穿过拱门敲击鼓,寓意“一鸣惊人”;有的学校校长装扮成“神仙爷爷”,站在门口迎接学生;还有的学校让家长帮着准备气球、彩带、蝴蝶结,把教室布置一新……对此,也有人表达了不同看法,呼吁不要让老师和家长被所谓仪式感“绑架”,要让老师回归教学,让家长减轻压力,引来网友围观讨论。

  盘点一些“夸张”的开学仪式,看似花样迭出、氛围拉满,实则可能存在形式凌驾于内容之上的情况,演变成家校双方的“难以承受之重”。部分学校、教师颇费周章地出新出奇出点子,不少家长们出力出钱出资源,有可能孩子只是收获了一时欢喜。当然,也有一些家长表示,别开生面的开学仪式,有的活泼生动,有的振奋提气,鼓励同学们以更积极的状态进入新学期,是个挺好的开端。

  受到争议的现象背后,需要厘清两个问题。一个是开学需不需要仪式感?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儿童,有着被尊重、被理解、被关爱的心理需求,他们具备主动性和创造力,对班集体有着主人翁的强烈责任感。

  另一个则是营造开学仪式感,需要达到什么效果?经过假期较长时间的休息,学生在生活作息和学习精力上都处于相对松弛的状态。开学仪式的初衷,应该是给学生释放一个信号,引导其尽快调整状态、进入新学期。同时,开学仪式也应该传递校园文化、增进师生感情、塑造集体观念,服务于孩子们的成长。简单来说,

  于学校而言,需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不讲排场、不事铺张,通过真正有感染力的环节设置,将学校自身的教学特点充分展现出来,把教学内容、校风校纪、学风建设等内容有效传递给学生。

  比如,一些学校开展了“育强国英才、练强健体魄”的国防教育活动,把红色种子种进同学们内心深处;一些学校组织学生体验“君子六艺”,在“礼、乐、射、御、书、数”中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些学校为新生家长开设专题讲座,帮助家长了解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形成家校育人合力。这些都是不错的探索,让孩子真正获得参与感、认同感,才能避免陷入华而不实的“仪式感”桎梏。于家庭而言,开学仪式也有“居家版”的打开方式。

  它可以是一次深入的沟通交流,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引导孩子“倒时差”,克服“开学综合征”;它可以是一项合理的学习计划,跟孩子一起“回顾假期、展望新学期”,在查漏补缺中制定难易适中的学习目标;它也可以是一起置办学习用品,包书皮、买文具,引导孩子理性消费,用“仪式感”提醒孩子要开学了,增强孩子投入新学期的自觉性,配合学校开展新学期的各项准备工作。教育的目光要放长远些,好的教育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藏锋有术、水滴石穿,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形式,不贪图一朝一夕的成果。

  从这个角度而言,一场好的开学仪式不止于氛围拉满,更要育人效果圆满。这背后,是老师们对学生的用心用情,是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关爱,要让学生成为主角,在玩中学、玩中成长,才能真正起到开好学、起好步的作用。简约而不简单,朴素而不普通,还原一个有内涵、无负担的开学仪式,何尝不是一种好的教育导向呢?打印版

  化学超重点 学会这个模型,化学工艺流程的“送命题”变“送分题”! 2023-09-07首批33所试点高校入围“101计划”,未来能替代985、211吗? 2023-09-05

  txjy_tesoon)综合整理自人民日报评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微信:txjy_2018)处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搜索